辽宁切换
新闻
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 沈阳市4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
2024
01/25
16:32

2023年,沈阳市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实现产业化应用,“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创新成果实现了国产首台套、替代进口的重大突破。

1月18日,沈阳市召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12+1”赛道2023年工作亮点及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同志作情况介绍。

1

力争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9000亿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董玥介绍,2023年沈阳市晋位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4强,蝉联东北地区首位。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示范。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

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8000亿元,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

2024年,沈阳市将深化航空航天产业“双核一基地”建设,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一主两翼”空间布局,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向“风、光、储、氢”上下游产业延伸,支持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力争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9000亿元,高端装备、汽车、食品、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5个重点产业集群突破千亿元,支撑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投资增长15%的全年目标。

2

数字赋能制造业计划新建5G基站5000个

2023年沈阳市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新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65个,沈鼓集团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国内首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成功揭牌,6户企业获批省第三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组建沈阳数字产业发展公司,35个数字产业项目和8个数字经济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居东北首位。新建5G基站1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4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7个,获批3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5个“5G全连接工厂”。

2024年,沈阳市将开展制造业智能升级行动,滚动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新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0个、数字化车间15个以上,累计育成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5家以上。开展中小企业数字转型普及行动,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示范任务,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达到300户以上,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以上比例达到90%。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新建5G基站5000个,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规模,推进“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形成区域服务能力,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

3

谋划建设燃机配套产业园、大东科大讯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

2023年,沈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提档提质,增建5个新园区,扩建华晨宝马配套产业园苏家屯片区及重矿机械配套产业园,园区规模达到“12+24”个。航空动力产业园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开园即满园,经验在全省推广。“12+24”园区累计入园项目达到430个,新增投资突破150亿元,带动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

2024年,沈阳市将实施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增企扩园”为重点,全力提升园区规模质量。开展“12+24”产业园区2.0版升级行动,谋划建设燃机配套产业园、民机配套产业园2个头部产业园区及大东科大讯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入驻园区项目累计达到480个以上。加快沈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百度智算中心等算力平台建设,成立沈阳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

吸引17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就业创业

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洪颖介绍,2023年,全市新获批建设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5个,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21911家、同比增长42.6%,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36.2亿元、同比增长41.4%,均保持东北第一;13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49.6%,继续领跑全省;新增5名两院院士,获评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东北第一。新引育高层次人才464人,累计吸引16.1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106套。

2024年,沈阳市将实施科创组团提质增效行动,市区联动高水平打造5个典型科创街区和5个典型科创园区,依托重点高校院所建设100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等成果转化承接载体。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750人,引育“带土移植”人才团队项目30项。实施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吸引17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就业创业。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重点培育支持100名40岁以下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自主认定工作机制,全年自主认定人才不少于300人。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协助人才解决好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事项,全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

5

攻克工业母机、高性能机器人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2023年,沈阳市“卡脖子”技术攻坚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围绕航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104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实现产业化应用,“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创新成果实现了国产首台套、替代进口的重大突破。

今年,沈阳市将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工程。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全力补强产业链条。开展产业基础再造行动,滚动推进9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完成35个项目建设,推动30个“六基”领域产品实现工程化、产业化。

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行动,滚动推动60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攻克工业母机、高性能机器人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家以上。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新培育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单项冠军企业。

6

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

沈阳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卓青介绍,2023年,沈阳市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大会,出台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22条政策措施。新引进京沈对口合作项目62个、沈大合作交流项目32个,引进国际、国内品牌首店121家。组织开展市区两级招商活动1306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14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129个,签约落地转化率53.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总量全省第一。实际到位内资1716.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4年,沈阳市将突出重大高质量项目招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100个;突出各部门协力招商,各部门协助对接洽谈项目5个,其中外资项目不少于2个;突出重点国家、重点地区招商,重点招引世界500强、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突出央企招商,引进区域型总部和制造业项目;突出品牌招商,全年引进品牌首店不少于100个;扩大京沈对口合作,新签约京沈对口合作项目60个;突出场景和平台招商,引进国家级国际性展会1至2个;建立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