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是辽宁省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也是鞍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鞍山地区南果梨的种植情况,产品深加工情况,以及南果梨产业向旅游、服务行业外延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详尽分析,旨在发掘产业优势、弥补缺陷不足,以促进鞍山南果梨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为鉴,为鞍山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指引和示范。
一、鞍山南果梨产业发展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鞍山南果梨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南果梨的品种不断改良、品质产量全面提升,产品产业链逐渐延伸,销售半径进一步拓宽,产业带动地方就业、增加收入效果显著,为旅游观光、休闲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有的题材。
1.南果梨已经成为鞍山市特有“品牌”产业,品质产量全面“升档”
鞍山市南果梨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千山区东部山区的14个乡镇,栽培面积达36万亩,年总产量近33万吨,南果梨相关产业年总产值约20亿元。南果梨,作为鞍山特产已经“声名远播”。伴随着栽培嫁接、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良,鞍山南果梨的果实口感、农药残留、耐贮性全面改善,品质和产量均属“独一无二”。 2019年“鞍山南果梨”入选农业部首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区域品牌价值评估值已达38亿元。
当前鞍山南果梨产业名声已有,但品牌却不够响亮,在全国市场影响力不够大。鞍山南果梨内销比重较大,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加之种植户在产品上市期协调不到位,出现“抢行”竞争,市场价格一度由每公斤14元下降到每公斤不足4元,果农收益受到限制。
2.鞍山南果梨已经实现跨域产业链延伸,市场认可度还有待提升
鞍山南果梨产业经过长期发展,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加工生产南果梨汁、南果梨酒、南果梨膏的企业也顺势崛起。海城祝家东方白兰地酒业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就以“南果醉”特有的酒香夺得国际梨类烈酒的冠军。王石镇丛刚合作社援用《本草纲目》中梨膏的悠远渊源,开发研制成“梨源香”南果梨膏已经上市,并有“梨头”南果汁及酿造的多种南果梨酒推向市场。当地果农还把南果梨加工成便于较长时间储存的果干、果脯,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享用。
但无论南果梨酒、南果梨膏、南果梨汁还是南果梨果干、果脯,在消费市场还都不具影响力,市场知名度、认可度都不高。国际获奖的“南果醉”在鞍山酒商品市场甚至不为人知,梨膏、梨汁品牌在保健、饮料行业内也很难叫响,梨干、梨脯处于“无名无姓”小作坊生产状态。南果梨深加工产品市场影响力不足对整个南果梨产业链的延伸和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阻力。
3.鞍山南果梨销售途径全面升级,销售半径不断扩大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全面突破地域壁垒,让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全面提升、认知面大大拓宽。伴随着新营销模式全面进入流通市场,鞍山南果梨也走出鞍山、走出辽宁、走向全国。南果梨种植大户以合作社、协会的名义组成电商销售网络,借助淘宝、京东及中国邮政等平台在互联网上开展推广销售,销售高峰期仅一个行政村单日就实现四千余买单,全年销售量超过200万斤。鞍山南果梨伴随互联网推广的有效推进,消费网络不断拓宽,北京、上海、新疆、海南,发货方计算着运输时间选择合适“火候”南果梨邮递,让五湖四海的消费者对南果梨的口味、口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4.鞍山南果梨产业对推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目前,全市从事南果梨种植及相关产业人员超过20万,围绕南果梨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70多个,专门从事南果梨产品营销的经纪人达1.5万。南果梨采摘期人工需求量巨大,据了解,仅一个南果梨种植专业村年产量超过3000万斤,除当地农户提供有效人工外,仍需外雇3000左右外来人员提供采摘、搬运等劳力,全年人工费用支出超过2000万元。南果梨种植产业为当地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很大程度的带动了村民增收,留住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相应减少。
5.鞍山南果梨产业有效带动本市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
鞍山市南果梨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早在2017年全市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点就已发展到152家,鞍山“东部山区南果梨花带”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单位达到10家。鞍山多年以“梨花节”为主题,在千山举办旅游、观光、演艺活动,以“南果梨”为中心纽带,将鞍山旅游发展向乡村延伸、向特色延伸、向品牌延伸,同时促进了相关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二、鞍山南果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鞍山有着悠久的南果梨种植历史,在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发展演变进程中,鞍山南果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南果梨产业的发展。当前亟需提升品牌意识,建立健全标准化种植加工体系,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推动鞍山南果梨产业向更高档次、更高品位、更高层次发展。
1.品牌意识有待全面提升
鞍山南果梨有自己独特的品种与品质,却没有响亮的品牌。南果梨重点产业镇、产业村各自为战,部分生产经营者对品牌的使用、保护、发展缺乏认识,缺乏战略长远考虑,不主动打造品牌、宣传品牌、经营品牌。少数生产者品质意识淡薄,只关心提高产量,不注重提升质量品质,乱施肥、乱打药、乱受粉,产出的南果梨梨状、大小、颜色、口感差异明显,质量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导致新晋消费者对南果梨的“第一认识”出现偏差,没有品尝到南果梨真正的口味、口感,大大降低了南果梨的品位档次,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2. 标准化种植加工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南果梨品质之所以存在差异,除了受种植土壤土质、气候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外,人工的嫁接、授粉、稀果、养分供给对南果梨品质也构成较大影响。同时,南果梨选果的规范化、南果梨品位等级的界定对品牌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鞍山南果梨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缺少生产环境、质量安全、包装、运输、加工、销售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环节的统一标准。规模化发展水平较低,多数果农还习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覆盖面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部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对南果梨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继续加强
多年来,鞍山地方对南果梨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将鞍山南果梨产业作为鞍山的一个重点产业品牌培育。但存在创建、培育、扶持农产品品牌的政策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扶持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技术保障服务不到位,农业科技开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农技组织网络不健全,乡镇农技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作用弱化,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保护机制不健全,在品牌宣传、品牌推广、品牌使用、品牌保护上没建立一套规范管理制度,制约品牌发展。
三、南果梨产业发展引发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
乡村产业植根县域,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鞍山南果梨产业作为鞍山重要乡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对鞍山其他乡村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性作用,研究和总结鞍山南果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难题,对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鞍山南果梨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建议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进程中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1.要注重提升产品的品质、品位,积极主动抬高“身价”,建立品牌
要大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提高乡村产业产品的品质、品位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改造和提升乡村产业的生产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要用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品牌,强化行业自律,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授权使用整体品牌形象标识。实行统一的生产技术、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标识和统一的广告宣传,打造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品牌。
2.要“抱团组合”、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乡村产业化发展步伐,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传统低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只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应该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弊端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应该引导农业大户、青年村民、创业大学生等兴办家庭农场、村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3.要立足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乡村产业的主体是农业,但更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综合产业体系。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是形态多样、结构功能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农业龙头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打造全产业链,依托“农头”资源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形成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加工层次和增值效益,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向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新型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扩展和延伸。
4.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手段,支持建设优势平台,一端连接田间农产品加工业,一端伸向消费市场,通过消费市场的需求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从而推动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
5.要支持乡村产业跨行业、跨领域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实惠
推进乡村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要采取多种方式把生态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有景观看头、有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介美丽休闲乡村,鼓励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等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传承农业文化价值。打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制约,引导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鼓励发展共享农庄、分享农场、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6.要强化政策的提振促进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引领和支撑
多年来,中央一以贯之地坚持“三农”优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内容,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鞍山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进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发展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向高端、高效、高质、绿色方向发展。要为乡村产业插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现代科技“翅膀”,开启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未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