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切换
新闻
中国汽车产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探索是全方位的
2020
06/22
09:05

中国汽车产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探索是全方位的。这不仅仅表现在自动驾驶测试是在多城市、多车型、多场景加速落地,还表现在各地纷纷开放道路测试场景、进行路网协同智能化改造、探索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规则、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在5G、物联网、视觉识别等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下,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实验不断推进,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创新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本文转自经济考察报

O1 浙江: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加速推进

自动驾驶已成为当今整个汽车行业的聚焦点。在5G、物联网、视觉识别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实验在不断开展和推进。浙江作为民营汽车及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高地,拥有以吉利汽车、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先行者。

研发迈向L5阶段

我国将自动驾驶技术级别分为L0至L5,级别数字越大则自动能力越强。目前,业界主要发展阶段是“辅助驾驶”的L1级别与“自动系统能够完成某些驾驶任务并配合驾驶员”的L2级别。受访的多家自动驾驶汽车企业都表示,它们的目标是不断推进“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的L4级别,甚至是“所有条件下都能完成所有驾驶任务”的L5级别。

记者了解到,阿里旗下的达摩院近日也对外发布首个自动驾驶“混合式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采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仿真技术,引进真实路测场景和云端训练师,模拟一次极端场景只需30秒,系统每日虚拟测试里程可超过800万公里,大幅提升了自动驾驶AI模型训练效率,业界认为该技术将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迈向L5阶段。

5G商用加速,能给自动驾驶的发展带来什么?记者获悉,吉利汽车目前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多家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计划,合作方将基于当前和未来的5G网络,结合MEC(边缘计算),星基(低轨卫星)+地基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云平台大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等;阿里达摩院今年宣布正式成立XG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现阶段主要聚焦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

吉利汽车与宁波政府共同打造的宁波杭州湾智慧城市国家级示范项目于2019年8月底启动,目前第二期已经建成验收,在试点道路范围内利用智慧道路上部署的各种传感器感知、边缘云计算、V2X/5G通讯基站,初步实现协同感知的自动驾驶车辆的示范运营。

“目前,吉利汽车已成为第一家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批量交付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且在行业内新量产车型L2配置率和车型数量均已达到领先水平。”吉利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吉利汽车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服务所有与会者,聚焦出行服务,在亚运区域内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技术运营。

车路协同不断破冰

对比西方的单车智能,协同式道路智慧是自动驾驶新的技术思路,更适合于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路线。有效感知真实驾驶环境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环节,研究显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积累177亿公里里程的测试验证,才能验证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整个链路能超过人类驾驶安全水平。不过,目前行业仍然面临极端场景训练效率低下的关键问题:极端场景数据不足,无法还原真实路况的不确定性,系统就无法精准应对真实路况的突发情况。例如,除了行人、车辆等常规检测目标,道路周围的建筑、绿化、不明障碍物也会影响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行为。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表示,正在致力于这方面难题的攻克。该实验室资深算法专家卿泉介绍,业界通用的点云局部上下文特征建模方法难以满足自动驾驶实时、精准的感知需求。目前达摩院提出的新算法以激光点为载体,结合每个3D点在鸟瞰、前视等视角下的邻域特征,通过多层级联合编码进行特征学习,大大增强了3D点的特征表示能力。

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功能中,定位也十分重要。自动驾驶车辆通常借助GPS和车辆传感器等信号获取自身位置和姿态信息,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卫星信号经常因建筑物的遮挡、反射而变弱或丢失,造成定位误差。

据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介绍,达摩院采用较优的算法,实现GPS、惯导、轮速、相机、激光雷达等多模态传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传感器实现了厘米级定位,且在没有GPS信号的隧道、地库等场所,定位系统也能正常运行。

引导政策相继出炉

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国家级引导政策也在相继出炉。

2020年3月9日,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就《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报批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吉利汽车是该国家标准的起草人之一,该标准计划于2021年1月1日实施。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推动车联网部署应用。

“自动驾驶标准的发布,为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商用落地奠定基础。国家标准的出台是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关键前置条件。”申港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宁表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推出,意味着自动驾驶法律障碍迈过关键门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法、自动驾驶的一系列国标、保险行业针对自动驾驶的调整有了技术基础,行业发展关键不确定性即将消除。

华泰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我国智能汽车发展仍需要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创新体系,其中包括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完善测试评价技术并推进应用示范网点建设,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逐步推动新技术的转化应用等。

业界认为,构建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推动5G与车联网的协同建设也是发展自动驾驶必须迈过的门槛。此外,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包括车辆产品管理(准入、检验、登记、召回等),以及车辆使用管理(包括智能汽车标识、身份认证等),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也是下一步必须推进的工作。

02 辽宁:紧抓产业优势布局自动驾驶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与百度阿波罗、中国电科就数字经济试验区新基建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基于5G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网联创新环境,未来三方将在试验区道路进行路网协同智能化改造,建设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建立高精地图服务与差分定位服务系统,并在试验区内开辟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路,逐步开展自动驾驶出租、公交、接驳、环卫、物流与自主泊车等多场景应用落地。

两地推动产业化落地

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港口城市。金普新区作为大连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

不仅是大连,早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就出台《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提出沈阳市将依托华晨汽车、上汽通用、东软睿驰等骨干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并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设,利用沈阳机场、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等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和推广应用,将沈阳市打造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要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

“因为场景和用户需求的限制,从目前来看,辽宁省内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适合围绕自动驾驶实现产业化落地。”东软睿驰自动驾驶业务线总监刘威博士说。

产业环境优势显著

据了解,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目前将自动驾驶分成了L0到L5一共六级,其中,L0代表人工驾驶,L5则代表完全自动化驾驶。

“目前全球无论哪家企业或是主机厂、技术公司都暂时达不到L5。所以,目前大家都在围绕L0至L4做规模化的量产和应用。”刘威说。

刘威表示,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辽宁在自动驾驶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方面起步比较晚,在面向L4的产品开发和策划方面相对受限。但从整体环境看,辽宁在主机厂、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商、系统供应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优势。从产业角度讲,沈阳既有宝马、通用、华晨等知名车企,也有多家围绕自动驾驶做配套的相关企业,包括导航、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智能驾驶域和动力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产业技术要素都是具备的。“从L0到L2+的自动驾驶产品,包括前行、泊车、换道等多个应用场景,辽宁省内零部件企业都已经实现规模量产,覆盖国内外20余家车企。L3则正在开发当中,从全国来看的话,辽宁省在产业技术上并不落后,反而相当领先。”

与此同时,辽宁省的智能网联中心设在东软睿驰,“从2007年起,我们这个团队就代表我国参与国际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标准的制定,迄今为止,已经发布的标准达20余项,东软睿驰也代表了辽宁省自动驾驶的能力。”刘威表示,东软睿驰和沈阳、大连以及沈抚新区等地都有合作,并和省内外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以及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合作。

在L3层面,东软睿驰借助主机厂优势,联合开发乘用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即从车辆上匝道开始一直到下匝道全程可以脱手、脱脚、脱眼。“从整个技术的发展角度来看,目前已接近到量产状态,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些法规的问题、高精度地图的普及和覆盖问题。”刘威说。

在L4层面,东软睿驰主要围绕出行服务场景中的代客泊车等产品和技术进行开发和测试。“快的话今年有可能会走到量产开发,因为我们所说的量产,一是成本可接受,二是可靠性和质量达到量产级别。”刘威说。

刘威希望,未来辽宁省、沈阳市及沈抚新区在政策、资金、测试区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给予系统性的配套支持。

打破瓶颈需长效机制

在刘威看来,汽车产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整个汽车产业环境和产业链上辽宁并不弱,但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出产业环境的优势,并打造成名片,仍需政府、企业多方面进行努力。

刘威表示,不仅是辽宁省,从全国角度来看,目前自动驾驶尚存在一些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的瓶颈。一是自动驾驶的标准认定远滞后于市场发展。国内缺乏自动驾驶的专门认证检测机构,更多是发一个测试牌照,实际上L2功能的车辆测试认证才刚刚起步;二是法律法规对于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责任认定体系还不完善。美国和日本在法律方面可能走得稍微快一点,但也没有完全放开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责任认定。我国在这方面进展得更慢,不仅在责任认定方面,在保险配套等方面还跟不上。

03上海:新基建为自动驾驶“铺路”

“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今年5月公布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自动驾驶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具体包括在3年内新增5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探索开放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不同类型和风险等级的道路测试场景;推进嘉定、临港、洋山港、奉贤等区域开放测试道路场景建设;实施新一代全息感知与智能管控智慧道路研究和试点工程建设;率先探索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规则……

谈到未来两年的规划,上海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取心”让业内人士信心满满。信心的基础还来自于上海过往扎实的探索实践。

——率先开展示范应用。2019年9月,上海成为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的城市,上汽、宝马、滴滴获得牌照。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表示:“以往的开放道路测试阶段的车辆只允许搭载安全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拥有示范应用牌照的车辆可以尝试功能化的载人、载货应用,这是走向未来商业化落地的必经之路。”

——与5G融合发展。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中国移动、图森未来等向全世界发布洋山港自动驾驶集卡示范运营项目成果,率先突破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公路道路测试。该项目包括多车编队、数据中心、5G通信、道路建设等内容。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和中国移动启动全球首次“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同步发布上市。

——推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发展。不仅是上海,长三角地区也是自动驾驶发展的高地之一。去年,三省一市有关部门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取得了测试牌照互认、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等成果。上海向吉利汽车、中智行科技两家企业颁发了首批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截至今年4月,上海共为19家测试企业发放了69块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测试企业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上海的开放测试道路里程为126.57公里,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上海下一步将重点建设安亭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等3个试点示范区和车路网云一体化等示范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在部分管制区域、部分限定路段试点法律法规突破,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需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整体环境较好的区域,建设高度自动驾驶先行示范区。“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更有机会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开放式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中心,引领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