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草案)》(以下简称“《2049(草案)》”)从编制之初,就汇集了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团队的智慧,其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是主要编制单位,贯穿了编制全过程。昨日,记者采访了该院《2049(草案)》编制团队总负责人郑德高,就大连未来城市发展着力点、产业转型发展切入口、空间布局调整方向等内容解读《2049(草案)》。
城市开放近期向内 远期内外兼顾
在《2049(草案)》编制过程中,认清大连城市发展现状十分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和院所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调研和采集。其中,权威机构的城市排名可以从一些维度上描绘出城市发展的状态,可以参考用以调整城市发展的着力点。
从近年来的城市排名数据来看,大连在国内排名下降,但国际排名上升。在2019年新一线城市排行中大连落选新一线榜单,但大连在国际城市榜单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在GaWC全球城市榜单中,大连城市排名从2008年的第274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59位,国内城市中排名13,位于厦门、武汉等城市之前,综合表现突出。而且大连在城市专项排行榜中也排名靠前,如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国内第6,仅次于港北上深台。
是什么造成这一结果?结合本地采集的大量基础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大连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建市开始就一直是作为国家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门户,大连的开放基因支撑了城市过去的快速发展。然而,大连的开放一直是面向国际的,尤其是与东北亚的联系,在国内城市也位居前列,但与国内区域联系偏弱,腹地城市经济活跃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连与国内主要城市的产业关联不够,大连的企业联系总量偏低、与国内一线城市的关联弱;另一方面是大连与周边城市联系也不强,并未形成紧密联系的腹地。
在《2049(草案)》中,大连将继续强化开放的优势。一是围绕空港和海港建设,提高与东北亚乃至全球的链接能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二是强化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密切联系,打造国家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未来借助渤海海峡通道的建设,改变大连交通尽端格局。结合大连内生动力的培育,主动辐射和带动区域,扩大城市影响力、建设区域腹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全球贸易争端的影响,国际贸易形势前景不乐观,所以大连近期更需要重视国内市场和内生动力,寻找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产业创新势在必行 集中力量打造“创新圈”
产业创新在近年来已经不是新词。但《2049(草案)》不仅提出了产业创新方向,更提出了如何培养创新氛围,营造产业创新的“舒适圈”。
大连拥有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础,同时大连创新资源众多、创新平台密集,奠定了大连创新基因的扎实基础。但从大连产业体系和发展历程来看,大连存在产业结构过重、产业门类迭代升级慢、创新转化不足、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有待提升问题,城市的创新要素并未全面形成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带动力。
对此,《2049(草案)》提出建设“创新策源中心”,将大连打造成为更有活力的区域引擎。通过“创新驱动,产业提振”战略,全面提升大连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具体而言,一是激活大连创新,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协同平台等创新源头的创新实力,并在大连全域建设多元化的创新空间,搭建“校区—园区—城区—景区”的创新载体。二是强化“大连制造”,锚固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既有产业优势,提前谋划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产业迭代升级路径,促进产业间的跨界融合,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同时注重产业空间全域整合,引导制造业从湾区向岛区、从城区向园区、从黄海向渤海集聚发展。
前有美国硅谷,后有杭州“5公里创新圈”,这种点式的创新空间能够让人才有更多“面对面”交流机会,增加人才粘性,提升创新产业间碰撞,值得大连借鉴。在《2049(草案)》中,将高新园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产创融合的核心空间,并在大连全域围绕“校区、园区、城区、景区”打造多元化“创新圈”。以期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营造良好的整体创新氛围。此外,还将完善创新服务政策,包括建立全过程的创新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降成本、配服务、供空间、搭平台等方式提振民营经济活力,推进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等。
城市空间精明发展 强化湾区开放活力
历史赋予了大连极具特色的空间肌理与城市风貌,但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城乡空间框架迅速拉大、用地布局分散,出现人口增长、空间绩效与城市投资不匹配的现象。
《2049(草案)》基于问题突出的现状,结合大数据对人群通勤和企业关联的分析,提出“市域紧凑开放、核心区精明发展”的空间理念,整体形成“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的总体结构。一核为城市核心区,是大连人口集聚、功能集聚的主要地区,也是大连建设“两先区”和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的核心载体,包括“文化老城、创新新城、枢纽新城、智造新城”四城。四片为市域层面的四大特色功能区,七组团为市域层面重要的功能中心。
在城市核心区,以“强湾聚心、廊道生长”为核心策略,通过全线贯通、径向织补、高端功能的集聚,引导大连湾从封闭走向开放活力。同时,以哈大、高新—旅顺南路、甘井子—旅顺北路、开发区—庄河四条主廊道为骨架,以快速交通串联城市四大板块,实现城市核心功能从大连湾向外有机生长。